中國民主同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,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。廣州民盟作為中國民主同盟的地方組織成立于1946年1月,當時稱為民盟廣州市工作委員會;同年2月,成立民盟廣州市分部;1949年3月,成立民盟廣州市分部臨時工作委員會;1951年4月,成立民盟廣州市支部;1954年11月,民盟廣州市支部改為民盟廣州市分部;1956年7月,民盟廣州市分部改稱為民盟廣州市委員會,并沿用至今。
廣州民盟是在中國解放戰爭期間適應華南民主運動的發展而誕生的。廣州民盟成立后,堅持與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,在解放戰爭時期,積極組織群眾反對內戰、宣傳和平民主,在支援解放戰爭、迎接廣州解放的歷史洪流中貢獻了力量,發揮了政治作用。
新中國成立后,民盟廣州在民盟上級組織和中共廣州市委領導下,積極參與廣州市各項政治協商,參與人民政權的管理工作,發動盟員積極投身于抗美援朝、“土改”、“鎮反”等各項民主改革運動和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,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。
1951年4月,廣州民盟召開了第一次盟員大會,會議選舉產生了民盟廣州市支部第一屆委員會,選舉郭翹然為主委。會議作出了關于動員盟員積極擁護和投身于抗美援朝戰爭的決定。
1957年,由于“左”的錯誤,特別是“反右”擴大化,使廣州民盟受到嚴重挫折?!拔母铩逼陂g,廣州民盟被迫停止活動。 “文革”結束后,廣州民盟又開始逐步恢復組織和開展活動,重新在廣州市的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。
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廣州民盟抓住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,認真貫徹“長期共存、互相監督、肝膽相照、榮辱與共”的方針,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,努力加強自身建設,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。工作重點從以盟員的學習、改造為中心任務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,推動盟員積極投身改革開放,在本職工作中做出成績。并充分利用民盟本身優勢,開展辦學、咨詢服務、支邊講學等各種面向社會的智力服務活動。在民盟上級組織和中共市委領導下,積極參與廣州市的政治生活,參政議政,發揮參政黨政治協商、民主監督的作用。為廣州的改革開放和四個現代化建設、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。
從1980年至2016年,廣州民盟先后舉行了第八至第十六次代表大會,民盟組織不斷壯大,不斷加大參政議政力度、探索社會服務新領域,為推進廣州政治建設、經濟建設、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做出了貢獻。
廣州民盟歷屆主委有丘克輝、陳柏麟、陳宏文、郭翹然、梁若塵、王起、陳一百、楊奎章、陳其昌、何家松、陳傳譽,現任主委江智濤。
截至2019年6月,廣州民盟共有盟員2859人。許多盟員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,獲得國家、省、市表彰和獎勵。
廣州民盟主辦有機關刊物《廣州民盟》,面向民盟內部發行交流;2004年6月10日,民盟廣州市委網站開通;2015年10月1日,“廣州民盟”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上線。
廣州民盟經過七十多年的不斷努力,走過了一條與中國共產黨“肝膽相照、榮辱與共”的密切合作之路,走出了一條愛國、進步、民主、團結的光榮道路,成為廣州市愛國統一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|